在勵友,每年有1,000多個開案的兒少以及家庭,當中有觸及司法、性侵、受暴、性剝削……等議題。50多年以來,勵友在兒少經歷成長的探索時期,提供課後照護、社區服務、創新學...
睡在紙箱上的女孩…… 晚上9點,從勵友的據點下課後, 要走一條長長又沒有路燈的巷子, 才能回到我的家。 ...
勸募字號:衛部救字第1121363814號
小五的ㄚ智,剛到「兒少關懷據點」時,衣服總是髒髒皺皺的,身上常飄出一股味道,其他的孩子都害怕靠近他。有次,社工發現ㄚ智連續兩天沒換衣服,追問得知他昨天沒有洗澡,若不是「據點」察覺,ㄚ智的「家人」和「學...
小凝10歲時,因遭受不當照顧進入「安置」,一住就是7年。然而沒有親人可倚靠的她,再一年就必須離開安置處所,過去面對困難總是逃避的女孩,在社工的陪伴下,逐漸突破自我;高職畢業後,小凝找到便利商店的兼職,...
撕裂的黑洞 據衛福部2020上半年統計,性侵害通報案件共9,374件次。 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件性侵害通報案例。 超過67%的被害者是18歲以下的孩童。 創傷困境 被侵害的孩子,...
近60歲的陳阿嬤,一個人面對照顧9歲、4歲孫子的壓力,與女兒生病無法自理的事實。堅強的她一肩扛起所有困難,只有社工察覺,她宣洩壓力的方式,是傷害自己…… 單親撫養3兄妹的...
大男孩哽著哭聲,想逞強卻紅了眼眶:「其實我最近壓力很大,在學校跟不上進度,老師罰我留校。回到家跟家人的互動都是被罵,說我很笨、很沒用。你們知不知道這個感受真的很痛苦……。」...
大家都說,「家」,就是個避風港,受到委屈回去時,可以得到安慰;「家」,也應該充滿了愛與歡笑,當心靈疲憊的時候,可以避風的港灣。然而,這是真實世界裡每個人的「家」嗎?還是這只是我們想像出來「家」的樣貌?...
回家的這條路,就像小茹頭上的撕裂傷、脖子上的刀傷、身體多處的瘀青,坑坑疤疤的、斷斷裂裂地一點都不好走!任誰都看不見路的盡頭會有一個家。 四歲開始,反覆被家暴的小茹待過一個又一個寄養家庭及安置機構...
10歲的晴晴,低著頭走過來,聲音啞啞的問社工:「你可以陪我去看醫生嗎?」原來晴晴已經不舒服好多天,卻一直瞞著大人,希望爸爸不要為看病的費用煩惱。 晴晴的爸爸,靠著深夜擺攤,獨自拉拔2姊妹。雖然生...
食物,不再唾手可得 當我們還可以討論著「貨架上都被掃空了」、「泡麵、蔬菜跟肉也都沒了」時,其實是幸福的。 有一群人,就算架上補滿了貨,也與他們無關,他們是「弱勢家庭」,經濟環境的困境讓他們沒有...
*姓名
*電話
*Email
*方便聯繫時間(可複選)
*問題類型
*主旨
*諮詢內容
*驗證碼